浙江信息化促进会庆贺超校联盟战略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数十位院校专家齐聚杭城共议长远发展
作者: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22-8-14 浏览: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适应后疫情时代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的趋势,以科技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发展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以区域协同打造超校联盟生态共同体建设成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高地,探索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创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交流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和产业优化的新思路。8月14日,在浙江信息化促进会的支持下,超校联盟战略发展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超校联盟创始人寿虎、超校生态研究院智库专家以及二十多所高等院校相关专家学者共同出席,本次会议研讨由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超校生态研究院智库专家陈审声主持。
01
创始人致辞
会议开始,超校联盟创始人寿虎首先感谢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莅临并致欢迎辞。寿虎在致辞中提到,超校联盟自2016年创立至今,一直秉承助力青年学生成功成长的使命与初衷坚定不移,一直助力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发展的目标永不放弃,今年是超校联盟成立的第一个7年,7年以来,超校联盟的收获颇丰,已至少帮助超过10万的青年学生找到自身的优势与发展,连接协同超过300多所高校在创新创业与青年就业方向提供赋能,超校联盟今天的成就与超校生态研究院的各位专家和成员院校的支持密不可分,希望未来无数个7年,继续和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携手前行,助力更多中国青年成功成长,贡献应尽社会价值。
02
专题报告分享
会议过程中,超校生态研究院智库专家、浙江财经大学创业学院院长童夏雨对超校联盟发展概况及运行机制作专题报告。报告中指出,超校联盟核心在于聚合优势资源平台、高校企业交融平台、汇聚专家智库平台、助力学生成长平台及共创共生生态平台的价值创造,建立了以超校生态研究院、超校联盟智库、超校联盟基金会、超校生态服务组织的四大结构部分,以聚合GUIE(政府、高校、行业、企业)资源,服务GUIE发展为定位,实现超校联盟的闭环运行模式。此外,报告中重点针对“产学合作 协同育人”、“供需对接 就业育人”两大教育部项目及企业横向课题项目作出充分说明,帮助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清晰了解各类项目的意义及目标。
随后,浙江科技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超校生态研究院智库专家李俊做《高校双创与就业工作研究及赋能实践》专题报告,此次报告重点讲述创新创业与就业育人的研究与赋能实践工作的开展,为各位院校专家学者提供经验分享。围绕创新创业方向,在课程建设、实践体系、师资培训、云服务系统平台四个方面,报告给予了透彻的理论及案例讲解;基于就业育人方向,报告重点就定向人才培养、实习就业服务、素能提升培训、师资研修培训、数字管理平台展开大量实操案例及经验分享。
03
与会专家学者交流与研讨
会议最后,与会的各院校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大家在分享此次会议的收获及体会的同时,积极介绍本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及就业育人方面的不足和短板,对融入超校联盟的生态资源体,积极推动本校的双创教育及就业育人的发展达成共识。
部分与会代表精彩发言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创业管理处副处长
余雅晶老师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大量创就业专家齐聚,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大家互相认识,经验分享,情感上达到共鸣。义乌的创业环境虽然有天然优势,商贸及创业实践我们先行做了探索,但在理论研究、课程建设方面还相对缓慢,我将继续保持学习态势积极融入到联盟的发展中来。
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党委副书记
范俊强老师
这次参与超校联盟研讨会议是相见恨晚,我们学院做的很多工作与超校联盟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在创新创业方面做的很多工作,比如创响之江辅导员工作室就是为了学生的创业就业进行积极赋能而设立,在创新培育、创业引领、课程建设、专创融合、特色实践等方面学院已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期待下一步与超校联盟能有深入交流和合作,更好的赋能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成长成才。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王正博士
听了今天研讨会童院长和李书记的报告,可以用“想的前瞻,做的全面,干的实在”概括超校联盟的优势。上财浙院在创业教育起步较早,我们通过创业教育力争实现三个目标,即“提升学生创业技能,帮助学生了解是否适合创业,以及让学生用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更好地选择未来职业生涯路径”,已成为我们创业教育发展的一条特色路径;这也与李俊教授今天提出的“创业育人、就业育人和素质提升”思想不谋而合。今天也在此发出邀请,希望超校生态研究院专家多为上财浙院的创业教育特色形成(培养计划、课程建设等),以及创业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升提供指导。
浙江农林大学
学生处副处长
朱军老师
今天这次研讨会对于超校联盟的体系了解更加全面,受益匪浅。院校对于就业育人也都非常关注,希望超校联盟与教育厅很多的资源可以相互融合,并且在数字化方面,开拓更多发展空间。
双创学院院长
于施佳老师
我们学校和超校联盟合作多年非常深远,也非常感谢超校联盟长期以来对我们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作为纯工科类院校,产学研转化是我们一直想做的,教育成果向企业转化是作为重点。专业和创业相结合,专创融合和项目孵化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要点,因此,希望在这些领域,我们学校与超校联盟还有更多的深度交流。
浙江农林大学
党办校办科长
刘蕾蕾老师
感谢超校联盟今天战略研讨会给予我们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在2016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做很多创新创业的调研和研究,但很多时候创新创业教育还是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今天听了超校联盟的介绍,以研究院、基金会等赋能学校,推进绘梦工程、筑梦工程、菁英工程,确实在顶层设计上具有大格局,大思维,这对我们学校在创新创业就业育人方面很受启发,是难得的经验。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创业学院院长
吴剑老师
本次会议所研讨的院校就业工作、创业工作、基金会工作、精英人才培养都与我部门职能的关联度匹配度很高,可以对我们学校后期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帮助。希望超校联盟的理念及赋能体系能将我省各层次高校作为发展和可拓展的空间,将超校理念和项目面向全省甚至全国高校进行有效拓展,助力更多大学生的成才成长。
杭州师范大学
学生处创新中心主任
丁伟老师
本校创业生态的建设和个体创业项目的扶持和孵化还相对较弱,学生创业的方向主要以文科和商科为主,超校生态研究院有童院长、李书记等创就业方向的专家,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构建生态链的创就业体系。
浙江理工大学
体育部书记
张祖品老师
2016年超校联盟就与浙江理工大学结缘,本人也对就业创业都有接触,目前大部分院校对于就业创业都有一些共识性的问题,比如部分学生需要到一些职业教育的公司再推荐到合适的企业,超校联盟实际也是在助力学生更好的就业和创业。作为体育部来说,虽然我们没有专业学生,但部门和教练一直关心运动员的就业问题,希望今后能得到超校联盟的支持,更好的帮助运动员就业,实现体育育人和就业育人的目标。
湖州师范学院
创业学院院长
谢杭老师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更加需要的是互相帮扶,互相引领。我们在2020年单独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就是要提升我们师范学院的创业教育水平及能力。超校联盟在这个时间节点做的事情,就是很好促进创业和就业发展,引领行业进步。
杭州师范大学
校办副主任
王伟老师
超校联盟站位高,着眼远,想的全,干的实,研讨会专家大咖的经验和分享深受启发。超校联盟在资源整合方面,一方面要加强政府联系,充分利用政府政策等资源,另一方面对于行业与行业的联系交融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比如杭师大培养的大量师资不是进入企业,而是政府单位、事业单位;在共同富裕层面也可以先行,整合乡村资源,培育更多人才在乡村创业,这些方面都大有可为。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沈杨教授
超校联盟今天的影响力非常不易,也是超校联盟创始人的愿景和使命的坚持。作为院校的一名人民教师,对于老师来讲,如果没有企业的资源无法开展好实践教育,超校联盟在这些方面给了非常大的支持,能够清晰的看到所带领的学生的成长表现,相信超校联盟能够帮助院校在创业就业实践方面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原三江学院校长助理
超校生态研究院江苏分院院长
黄克明老师
超校联盟创始人站的高,看的远,在2015年就清晰认识到创业就业方向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感谢今天莅临的各位专家学者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对于江苏的院校在创业就业实践工作很受启发,国家教育部多次提到提升就业和创业的重要性,并且将创业教育工作贯穿到在校教育的全过程,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的工作意义非凡,价值极高。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管理处副处长
超校生态研究院智库专家
张义玲老师
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离不开社会企业的支持,超校联盟旨在联合企业和高校资源,为大学生发展赋能,联盟里还有一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领域的专家教授,大家抱团取暖,共助学生成长。
浙江师范大学
行知学院招就处主任
胡辉老师
就业部门是非常欢迎团委或者创业部门一起联合开展就业工作,而且我们还与团委结合做一些学生干部的就业能力提升培训。今天参加这个研讨会,我觉得超校联盟体现出了三个字,第一个是“早”,超校起步早,2015年、2016年就已经开始致力于双创工作,而我们与超校联盟的接触还不够早。第二个是“合”,超校联盟更加融合,能聚合这么多的专家、学校融合在一起,非常不容易。第三个是“精”,超校聚焦主业,做大做精自己的长项,抓牢教育部的两类课题持续发力。
浙江财经大学
创业学院办公室
林健林老师
我们学校和超校联盟接触的很深,在创新创业很多方面都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这个时代不缺资源,但缺把所有资源进行融合和协调的中枢,超校联盟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对于就业创业课程学校也在建,但很多高校的课程及项目没有共享出来,超校联盟就搭建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帮助到每一个院校相互帮助相互提升。
此次超校联盟战略发展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也预示着超校联盟正在迈入新的台阶,但超校联盟初心不改,将持续为中国青年学生成功成长助力,超校生态及其成员单位也将为广大青年学生助力奋斗更好未来。